【顧好盆栽,顧好自己】
心理師喬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三個提問:「命名?」「我有什麼不要了?」「我想要多一些什麼?」
園藝活動是媒介,由外在導引到內在。挑選花草時,媽媽們的反應不同:
『我只想要一株,白色和綠色搭配起來很好看〜但是,它需要大一點的家(花器)。』
『ㄟ,你(花草)沒地方去嗎?到我這裡好嗎?只要不覺得我們擠。』
接著,大家都完成自己的組合盆栽。
「命名」,可能是告別過去遺憾、現在生活有感或未來殷殷期盼。
『我叫它「我最亮眼」;我希望自己能夠不要太在意別人想法、不需要活在別人的批評中;給自己多一點勇氣走出去!』
『我是「開心農場」生活中的不安就像植物的根一樣,難以根除!我知道自己太敏感;我期待多點智慧,能夠引導孩子、拓展社交並好好工作〜』
『我的叫「滿園春色」;不要再有病痛了!希望能多點時間和健康。』
『我期待「未來」;做事不要拖延;多拚一點、努力一些,賺錢讓小孩和自己有好的生活。』
有媽媽提到,我想要多一點「依賴」:『我一直是孩子的依靠對象。我也會累,想要翻轉這種感覺。最近,我的孩子成為我的依靠者,會幫些忙,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!』
有人提到孩子快要升高中了,陽光媽媽:『我的孩子快從@@國中畢業,想要準備@@高中的入學考試,希望可以順利!』
白雲媽媽:『@@高中?我有些秘訣可以跟妳說,我的小孩去年考上哦!有些技巧啦。』
尾聲時,老師要每位參加者抽兩張彩虹卡。
『透過工作,我學習拓展我的視野』、「玩是我生活中的重要元素』、『哇,這很符合你現在的樣子耶。』、『當然啊,他就每天早出晚歸的工作』、『要注意休息啦~』
我們團體成員的情感很棒呢!
最後的最後,有位媽媽特別提到:『我想要特別感謝這邊的社工,在我生活和思緒最混亂的時候〜和我說話,幫我釐清一些事,讓我有勇氣去面對生活。謝謝!』
海墾的我們也謝謝大家啊!
FB粉專貼文看更多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hare/p/D3wSJFaDFb5fDo2u/
#園藝療癒 #個案培力 #自我照顧